close

內容來自sohu新聞

創業者說“雙創”系列訪談之——飛利信陳洪順:合夥創業重在配合(圖)

飛利信創始人陳洪順
飛利信(300287):國內領先的?“視聽控一體化”解決方案提供商

北方交通大學旁,一座不高的四層寫字樓,對於這最開始百十平米的辦公地點,陳洪順依稀記得那時租金在三塊左右。那是1997年,北京飛利信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成立。

此時,陳洪順43

相關公司股票走勢

屏東小額借款公教貸款率利最低銀行信貸年息

歲,從國企下海創業,時勢所迫。當時他所在的東風電視機廠和牡丹電視機廠合並,安排他到牡丹廠卻非所願。國營單位人員分流,一部分同事下海自謀生路。但是年齡擺在這兒,陳洪順沒有勇氣主動跳下海。這時曹忻軍找到他,問是否對研發一個項目感興趣。陳洪順欣然接受,每天在傢專註做研發,不上班,跟小夥伴“自己幹事”,自然而然,就加入瞭飛利信。父母均有收入,愛人有正當工作,沒有後顧之憂。飛利信開始創業的時候,就很規矩開工資。愛人看他“沒白天沒黑夜”的工作,都不知道他下海創業瞭。

為攻克技術難關走到一起

沒有韓劇式的命定結合,也沒有《中國合夥人》之間的曲折關系。飛利信的五個聯合創始人通過一個研發項目,進行業務合作,走在瞭一起。大傢湊一塊,合計註冊個公司踏實做,飛利信誕生瞭。這種理工式的專註和合作,從一開始就註入公司基因。“五個技術型人才,從開始創業就是在研發產品。”曹忻軍,北京工商大學主修電氣技術;楊振華,中國傳媒大學主修電視與工程系信號與系統;王守言,清華大學主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碩士學位;陳洪順,強項機械制造;趙經緯,中科院研究院,主修軟件。盡管如今趙經緯已經調走去學校教學,陳總說“這五個人一直在,一直都是”。

從一個拳頭產品生發

從前政府工作會議使用的弱電產品,一部分是進口產品。但產品用戶基本是政府機關,主要是人大、政協、黨委機關,涉及到安全性,中文顯示轉換的問題。飛利信看準這個機會,五個創始人各自發揮所長,自主研發瞭飛利信音視頻會議產品。“當時國傢專業做這個東西的特少,沒有拿它作為一個產業,一個市場來考慮。我們從開始就研制這個音視頻會議系統,就看到這個市場,圍繞這個痛點,把這個產品不斷的研發下去,做起來瞭。”項目研發完順利通過鑒定,公司成立第一年,挖到第一桶金200多萬。“趕著機會瞭,也說明我們對市場的判斷正確。”

隨著一張張訂單的飛來,飛利信加入到人大機關、政協機關信息化,人力資源信息化等電子政務建設中,為人大、政協、軍隊、企事業單位等提供?“視聽控一體化”解決方案相關信息化服務。

創業十八年來,飛利信從單一音視頻會議系統有瞭橫向的拓寬和產品深入研發,還形成縱向的上下遊全包服務。一些重大的國際性會議,包括人民大會堂的亞歐首腦會議,會議服務系統的集成,都有飛利信的身影。

會議音視頻是一個完整的系統,從產品研發,硬軟件生產到維護服務,飛利信都有建立瞭相應部門管理。客戶購買設備後,工程部門負責實施安裝,後期有專門的運維服務部提供服務。另外,會議議程的管理需要軟件控制,所以飛利信有軟件部門,一些硬件需要自己制造,也在湖北等地建立瞭生產基地。

音視頻專業在整個辦公樓設備裡,屬於弱電系統這個范疇。有的時候往往招投標的是弱電系統,無形中把整個樓控裡面的安防、監控,還有門禁管理都揉在一起,就這樣,飛利信的業務空間自然擴開瞭:“比如智慧城市,監控就是采集圖像處理,數據做分析,而會議在現場也是擴聲加上圖像、顯示,再通過後臺的軟件把整個會議的進程給管理起來,包括會議進程記錄,技術上都是通的,所以我們很自然的就做下來瞭。”陳洪順說。

對飛利信而言,從弱電系統到大數據管理,也是一個自然的業務延伸。“實際上大數據共享、分析,還有數據安全的問題,是目前一個很新的產業。我們既有業務會經常遇到如何整合記錄會議數據之類的問題。”自然而然,飛利信參與到政府大數據業務中,“平安城市”、“智慧城市”就是飛利信大顯身手之處,平安麗江項目就是參與的項目之一。

技術與需求密切結合

飛利信的經營特色之一,就是對每一個客戶深耕細作,用客戶新的需求帶動產品升級。“我們對客戶的需求比較敏感,是飛利信一個最大特點。我們完全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給他定制,他提出的一些需求是否合理,我們可以給他做分析,可以給他建議。一般公司怕麻煩,但是我們恰恰願意做這個事。我個人我還真願意做,你提的需求越難實現,我們就越有興趣。”

技術與需求的密切結合,是飛利信經營的另一體會。對客戶群的業務需求的瞭解,也是飛利信能夠取得市場,跟客戶長期保持關系的關鍵因素之一。“光有技術也不行,技術再先進,你做出的產品跟客戶的需求如果有距離,這個市場客戶不一定能認可你。我們會結合客戶的成本,投資的能力,提一些建議。”

飛利信在完全自有知識產權上有個香餑餑般的核心競爭力—流媒體實時總線技術(PRSMBus),不僅能高寬帶傳輸,而且能夠嚴格控制延時和傳輸優先權,尤其針對多路語言、視頻高速同步並發傳輸是一種完美的解決方案,具備國際領先的技術水平。“中國過去是一個大加工廠,還不是一個制造廠,連制造廠都不如,現在要提倡中國制造轉為中國創造瞭。我們爭取這個技術不單在國內被認可,在國際上也能被大傢認可。”陳洪順笑著說。

與此同時,飛利信自己有很成熟的施工的體系和售後維護體系來保證施工質量。“關鍵的時候一些關鍵崗位,必須我們施工人員做,別人會做也不敢讓他做,形成一種習慣瞭。做這塊責任挺大,風險也挺大,因為這個行業客戶較集中。做得不好的時候,很快壞影響就擴散出去。”陳洪順體會,對施工質量的技術要求、客戶需求的定制、售後和維護也是至關重要:“我們是不做一錘子買賣,賣完系統掙完錢就走人,不這麼做。我們要把系統整個驗收完,取得客戶的確認,甚至開過一兩次會議,客戶用得好瞭沒問題瞭,按合同約定,我們才能按期收到全款。”

長期形成的對產品質量,服務質量嚴格把控的管理特色,讓飛利信的會議視頻服務基本上沒經歷過意外情況:“一次會議合作時,選票箱用我們的,擴聲和簽到系統用另一傢同行的。結果他們真是出問題,感覺會場馬上要失控瞭,責任確實很大。我隻能替他們惋惜,感覺挺難受的。”

追求“人有我優”

2012年飛利信上市瞭,幾個老股東之間並沒有特別慶賀。隻是掛牌的頭一天請瞭一些新聞媒體熱鬧瞭一下,第二天敲鑼後,晚上大傢聚餐,回憶一下創業之路,但是每個人心裡還是挺自豪的。

上市三年來,飛利信的收益基本上按照增長利潤的目標走,沒有冒進。盡量保持穩一點不失誤,打好基礎。公司從上市開始基本一直這麼走下來,每年增長都符合預期。當我們詢問股價時,他居然答不上來。顯然,陳洪順對股票價格顯得“漠不關心”:“術業專攻、以實打虛。我不關心,也從來不玩股票。不如把自己公司的事情做好,股價肯定上去。我們能在產品研發這塊,在行業裡比別人做得好,這就夠瞭。”

說到創業之難,陳洪順一個感受就是所有好壞經歷,都在忙碌的公司發展中被擱置,連痛苦也是:“最痛苦的是,前兩年在湖北建工廠的時候,常住那兒,生活也不習慣。不過現在回看,挺有成就的,幾個大樓建起來瞭,看著有點“沾沾自喜”的感覺。”陳洪順說,投入做事,拋棄瞭很多陪伴傢庭的機會。

說到找創業方向,陳洪順說,互聯網時代,想找某個你想做而別人想不到的行業,可能發掘起來很難瞭。但是分析一個原有市場,找到你能夠完成的,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,並讓用戶認可你,這個可以是發力點。“哪怕做一個保潔人員掃大街,掃得好,今後就可以管五六個人,甚至再好的話可以管幾個片區,可以成為一個管理者。做得再好,你成勞動模范。關鍵是不是切實能做好,能吃這個苦。先不要想自己今後做到什麼程度,把眼前的事做好,做得比別人好,我覺得就行,別人就會認可你。”

合夥人相處重在配合

在飛利信,幾個聯合創始人一路走開,風雨同舟。“核心股東很團結。我們幾個人從開始到現在都沒有離開,在利益上沒有紅過臉。”陳洪順說:“我年齡在裡面最大,對錢,對需求的奢望很低。人別過分,別貪,一貪準壞事,別說不義之財,包括自己應得的,差不多也就算瞭,不要在利益上看得太重。大傢所有的人基本上也是這個心態,大傢都是一心一意把企業做好,做得比別人好。”

幾個創始人之間除瞭經濟上不計較,有一點就是相互之間配合的很好。什麼叫配合?陳洪順說,真正把事情做好,不光是做好自己的一環。要想到所做之事跟誰有關聯,找到結合點,替搭檔多伸手做一下,這就叫配合。雙方都這麼想,就交互瞭,幹活就不累瞭。老想著這結合點我躲遠點,他再躲遠點,中間永遠有一條溝,誰去填它去?比如,在工作中,盡管陳洪順不懂軟件專業:“從我的理解主動想到他會需要我去給他提供什麼東西,做軟件需要硬件平臺,硬件平臺什麼時候運轉起來?你要瞭解這個時間點。規定瞭十天以後,八天就給提供不就相當於對他是個支持嗎?”

第三點是專業上大傢都互相信任:“在做機械這塊,做結構這塊,甚至我負責生產這塊,他們都信任我,知道這件事大傢說完之後,大傢相信我能做出來。”

平時真正生活上,大傢交流感情反倒真不多:“反正我們這個團隊不多,好像真沒有。在一起吃飯,有什麼困難,大傢感覺對誰有什麼意見,怕有一些錯覺的事情,會交流一下。偶爾重大事情大傢會通一下氣,說一下,這個東西會要。在大傢相互之間信任的時候,我覺得還是少一些形式上的東西好。有時候形式太重要之後就虛瞭。那些實的東西,真正的重點就會因虛打折扣瞭。我們很簡單。”(經濟日報記者 祝惠春)

系列稿件:

創業者說“雙創”系列訪談之——超圖軟件鐘耳順: 創業之初志同道合更重要

作者:祝惠春青年首次購屋@信貸房貸利率利率最低是多少?



(責任編輯:Newshoo)

新聞來源http://business.sohu.com/20151023/n423995157.s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atinglredn8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